山西太原:“四新”技术赋能道路养护

发表时间: 2024-03-10 01:56:48 来源:工程案例

  “这种聚合物水泥新型材料的硬度较高,而且速凝快干,养护周期明显缩短,减少了对交通的影响……”在山西省太原市多福路道路养护现场,一名实施工程人员说。

  去年以来,太原市秉承“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在道路日常养护和维修工程中多频次、大面积推广应用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四新”技术,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攻克道路养护过程中一系列难题,在提升养护效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守护群众“脚下安全”十分重要。去年6月,太原市首次将具有“六防”(防沉降、防滑、防响、防盗、防跳盖、防移位)优点的球墨铸铁防沉降井具应用到兴华街改造工程中。

  与传统井具相比,这种新型井具采用宽边井盖框,在外部压力作用下,井盖随着路面的沉降而沉降,井盖框和路面成为一体。除了具有“防沉降”的优点外,该井具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施工养护周期短,井周使用的是柔性材料——沥青混合拌料,不需要养护周期,可以直接进行道路面层铺设,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太原市已在小井峪路、和平南路道路养护工程和大同路防汛隐患点改造工程中安装91套新型防沉降井具。

  多福路养护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太原市尝试使用了快干型聚合物水泥新型材料来路面修复。只见实施工程人员将新型材料、沙子、石子按比例拌合,20~40分钟达到初凝状态,2小时后路面抗住压力的强度即达到修复标准。与普通水泥相比,使用新型材料的道路养护周期大为缩短。目前已在龙城大街、滨河东路、晋阳大道等道路养护中推广应用。

  去年9月,太原市千峰南路出现一处路面塌陷,经排查后发现原因主要在于此处污水管道变形。由于此处地下管线较为复杂,紧邻强弱电设施等,加之土质较差,不具备道路开挖条件。怎么办?太原市首次采用多功能微顶钻机非开挖修复技术,对破损管道采用静力破拆的办法来进行更换。

  与传统管道修复工艺相比,多功能微顶钻机工艺可通过旋转钻头将原管道及障碍物破碎,减小施工阻力,具有障碍解决能力强、导向可选、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而且施工占用场地少,对地面交通及地下管线影响小。

  此外,在进行滨河东路南中环桥下辅路试验性养护时,太原市一改以往“开膛破肚”式的维修模式,采用改性地聚合物注浆加固技术进行养护。实施工程人员表示,这种维修新工艺很是“神奇”,就是“打眼”“注浆”,通过注浆泵吸入浆液,经高压管注入道路路基和基层中,浆液与路基土体发生聚合反应后形成浆脉结石体骨架,既节省了施工工序,也避免了对沿线水、电、气、通信等各种管线的影响。

  滨河西路是太原市一条交通要道,每天车流如潮,由于运行时间比较久,部分路段出现了龟裂、车辙等道路病害。对该路段进行养护时,实施工程人员采用了温拌超薄磨耗层养护技术。

  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所谓“超薄”是相对于普通的沥青结构层而言的。超薄磨耗层一般厚度在2厘米左右,其作用不仅在于抗磨耗,还具备防滑、隔噪、防水雾和耐车辙的特性。此外,超薄磨耗层可以大幅度减少石料及沥青的使用量,节能减排效果很明显。养护后,滨河西路的常规使用的寿命有效延长,行车舒适性和道路行驶安全性得到提高。

  让“四新”技术遍地开花,为城市精细化管理赋能。在推进城市管理升级迭代的进程中,太原市将继续探索,全方面提升道路养护水平,慢慢地加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而努力。

  王润梅是山西省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道路排水保障二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水道三组组长,曾先后获得“太原市‘金牌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3月5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联合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浦东新区绿化市容局在世纪公园开展了“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宣传日活动”。

  “如果不能完全解决城中村、老旧小区、公共建筑及企业和事业单位庭院等处排水管网源头存在的错接混接问题,那么雨污水分流改造的效果很难保证。”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道路排水保障二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水道三组组长王润梅带来了关于推动雨污水分流源头改造的建议。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目前,我国已公布六批次、8155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实施挂牌保护,形成了世界上保护顶级规模、内容最丰富、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印发《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最新文章